学院首页   |   首页   |   团队介绍   |   师资队伍   |   课程描述   |   自我评价   |   建设规划   |   政策措施   |   课程录像   |   课程网站   |   成果展示 
· 教学效果
·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 教学条件
· 教学内容
· 课程发展历史沿革
 
 
当前位置: 信息工程学院网站(新版)>>信息院旧站>>精品课程>>高等数学教学团队>>课程描述>>正文
   
教学内容
2012-09-10 15:26  

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学校自更名后,朝着“做塔里木文章,创区域性优势,建综合性大学”目标迈进。培养具有兵团精神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应用型、开拓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满足不同学科和专业对高等数学知识的要求,高等数学的课程目标为:

1、“高等数学”课程是塔里木大学各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理论课,是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综合性科技人才服务的。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获得一元及二元函数微积分的基本知识,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和常用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得到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

3、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自学能力,较熟练的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进一步获得近代科学技术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4-2-2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高等数学课程是农田水利、建工、农机、机械化、农业电气化、食品、农学、植保、园艺、资环、生物技术、草业等专业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高等数学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1)一元函数的微分学与积分学;(2)多元函数的微分学与积分学;(3)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4)无穷级数与微分方程。

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如下:

第一章 函数与极限 (18学时);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14学时);

第三章 中值定理与导数应用 (14学时);

第四章 不定积分 (10学时);

第五章 定积分 (8学时);

第六章 定积分应用 (8学时);

第七章 空间解析几何与向量代数 (18学时);

第八章 多元函数微分学 (18学时);

第九章 重积分 (12学时);

第十章 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 (24学时);

第十一章 无穷级数 (18学时);

第十二章 微分方程 (18学时);

总复习、习题课 (2学时)。

4-2-3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课程内容的充实修正情况

1.重点

极限的思想和方法也是学生今后能否灵活运用高等数学的知识和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的关键之处。

2.难点及解决办法

微积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教学要求中,有关定义、定理、性质、特征等概念的内容按“知道、了解和理解”三个层次要求;有关计算、解法、公式和法则等方法的内容按“会、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3.课程内容的充实情况

在讲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专业和我们自己的研究工作,把相关的科研成果、研究进展以及相关高等数学研究前沿内容引入教学,采用课堂讲授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丰富高等数学内容。

4-2-4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手段创新与效果(不含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不填)

1.实践教学的设计思想:开展实验内容的精选和改革,减少陈旧的验证性实验,增加了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内容。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强化了理论基础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们对高等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

2.实验内容的定位一方面立足于让学生更好的了解理论教学的内容,完成基本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是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以及敬业求实、一丝不苟、坚韧不拔的精神。实验课程与理论课堂教学相比,从形式到内容都更为多样化,也更为生动活泼。为了解决问题,既要动手,更要动脑,有益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也提高了学生学习“高等数学”课的兴趣。

4-2 实践(验)课教学内容

4-2-1课程设计的思想、效果以及课程目标

1.开设《数学实验》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学实验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即不仅把数学看成先验的逻辑体系,而且把它也视为一门“试验科学”,从问题出发,借助计算机,通过学生亲自设计和动手,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实验中去学习、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新意识和综合应用能力,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好数学的愿望,促进数学教学的良性循环。

2. 学生将能独立地进行实验前预习准备、做好实验、写出实验报告等,做到理论上明白,实际问题前会动手做。

总之,实践性教学设计思想可概括为三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一是数学基础实验的基本操作训练。 二是在此基础上开设应用实验,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综合性设计性数学实验,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4-2-2课程内容(详细列出实验或实践项目名称和学时)

1、《数学实验》(上)

序号

实验项目

总学时

上机

适用专业

1

数学软件实验

(mathematica入门)

6

4

理工经管各专业

2

一元、二元函数图形与极限

6

4

理工经管各专业

3

一元、二元函数微分学

6

4

理工经管各专业

4

一元、二元函数积分学

6

4

理工经管各专业

5

空间曲面及曲线的描绘

6

4

理工经管各专业

2、《数学实验》(下)

序号

实验项目

总学时

上机

适用专业

1

数学软件实验(mathematica入门)

2

2

理工经管各专业

2

行列式、矩阵运算及求逆、线性方程组求解

4

4

理工经管各专业

3

样本均值与样本方差的点估计及区间估计

4

4

理工经管各专业

4-2-3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1、实验分组实施。以4~5人进行分组,每小组为一个单位完成实验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采用学生动手操作为主,老师指导为辅的方法。老师在实验课中只是起到组织、协调和辅导的作用。只是简要的向学生介绍试验的内容、目的要求、方法原理等,对一些操作难点和操作要点进行必要的示范。学生是主体,所有实验内容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

3、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了解完整的实验过程,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

4、要求学生提前做好实验预习,并完成实验预习报告。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提高试验效率,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因为实验预习报告中专门有一部分是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疑惑,要求学生将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

5、要求学生撰写论文形式的实验报告,有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分析的习惯。

4-2-4考核内容与方法

实验课的考核内容包括:(1)实验报告;(2)课堂操作;(3)基本技能测试;(4)纪律及其它。其中实验报告50%,课堂操作20%;基本技能测试20%;纪律及其它10%。

4-2-5创新与特点

1.从无到有,2005年10月我校开设了《数学实验》选修课作为试点,目前学生反映效果明显,该课程激发了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积极性,同时也极大的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为今后我校参加大学生建模竞赛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 数学实验作为近年来大学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门新型课程,诞生的时间并不长,却引起十分广泛的兴趣和关注。它最早大约在上世纪 80 年代末出现于美国的一些大学,被称为“数学实验室”,重点是通过一系列的结合使用计算机的实验引导学生进入数学的境界。

3. 数学实验课的设立,首先是改变了数学课程那种仅仅依赖“一支笔,一张纸”,由教师单向传输知识的模式。它提高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验中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好的实验会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强烈兴趣并激发他们自己去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欲望,数学实验有助于促进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4. 数学实验让学生了解和初步实践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并通过计算机和数学软件进行“实验”,实验的结果不仅仅是公式定理的推导、套用和手工计算的结论,它还反映了学生对数学原理、数学方法、建模方法、计算机操作和软件使用等多方面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的能力。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2 Tarim University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LL Right Reserved.
高等数学教学团队 版权所有 [后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