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高等数学》课程的发展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历程类似,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8-1966),由解放前的“欧美模式”转向全盘苏化,全面采用前苏联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和教材,开始编自己的教材,由改革课程的旧体系,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增加工程所需要的教学内容等大规模的教学改革,修订教学大纲,加强“三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运算),强调教学内容要“少而精”,编写出版一批新教材。
第二阶段(1966-1977), 在文化革命极“左”思潮的影响下,课程教学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数学概念和理论被过分简单化,课程内容受到很大的削弱。
第三阶段(1977-2002),根据调整制定了新的“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新编和修改了一批教材,课程教学得到了较全面的恢复,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第四阶段(2002年以后), 课程教学进行了从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到课程的内容和体系,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到教学手段等全方位的改革研究和改革实践,许多改革成果已经或者正在落实到课程教学中,例如,现在我校《高等数学》课程已按专业大类分为五个不同要求和不同学时的教学层次;编写了二个不同层次的新教材(民农本《高等数学》与《线性代数》);开设了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数学实验》选修课;在淡化运算技巧,强化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以及加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素养的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2002年《高等数学》被列为校内重点课程。
目前我校《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已出现了与2002年之前有显著不同的生动活泼的新局面,正在成为具有我校自己特色并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一门优秀课程。高等数学是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之一,塔里木大学建校以来,经过近半世纪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数学教研室形成了一整套治学严谨的教风和学风,出现了一批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的中青年教师,目前在教学和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学队伍整体优势突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硕士研究生8人。常规教学实行理论课程负责人和实验课程负责人制,负责人由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理论课教学基本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根据学校网上评教和学生班级中的教学情况通讯员反馈的意见和要求,定期召开教学工作讨论会,互相交流,发扬优点,找出不足,总结经验,保质保量完成每学年的教学工作任务。考试均实行教、考分离,统一考试,统一阅卷。保证每一位同学均在公正的情况下获得成绩。各位教师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还积极进行科研工作,每年均申报省级、校级课题,做到了高校教师教学、科研两不误。
随着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把高等数学建设成为精品课程成为必然趋势。为此我们通过大量的工作,制作了高等数学课件、电子教案、实验指导、习题解答等。
本课程经多年努力,逐渐形成了一批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研室主要有13名教师担任该课程教学工作,其中高级职称6人占46%,中级职称7人占54%,具有硕博士学位8人占61.5%,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合理,是本课程建设的基本强有力的保证。本课程在2002年、2005年两次被评为校级重点课程,可见建设方向是明确的,建设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建设工作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