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课程组教师积极开展教改活动,注重基础、注重内涵、注重研究、注重科学实验方法、注重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特别是注重思想及方式方法的创新。在高等数学教材建设,学生数学建模实验室开放与管理,以及如何提高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等方面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研究。
(1)完善了高等数学和数学实验教学大纲,以满足不同时期、不同层次和不同对象的要求,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
(2)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强化与相关课程的协调,仍以本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核心,适当增加高等数学学科发展前沿内容,剔除陈旧的教学内容,建立新的高等数学教学体系。同时与相关的课程协调,注意课程间的纵向与横向关系,做到相关课程间既相互联系又避免重复,突出该课程特色。
(3)加强实验教学体系和内容的改革
高等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对高等数学课内容的整合、教学顺序的合理安排、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指标的量化、逐步实现实验室开放等方面的探索,建立了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方法。通过开展数学建模竞赛,淘汰了过多的验证性实验,适当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造性实验题目。大大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通过高等数学实验课的学习,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实验室定期对学生开放,为学生科技创新体和掌握实验技能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并取得了实效。
(4)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使课堂教学从“灌输式”教学向“探索式”转变,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气氛活跃。对学科热点问题开展广泛讨论,写读书报告,并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在班里做报告。结合本校民汉学生实际,积极探索计算机辅助教学,制作收集多媒体材料。采用多媒体授课,增加了课堂信息量和教学的直观性与生动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教师自己制作适合于我校教学特点的多媒体课件,使用率达到100%。
(5)适应教学改革,注重教材建设
周保平、吐尔洪江主编了《高等数学》与《线性代数》2部(民农本)教材,并已应用于教学实践,效果良好。
(6)改革考试方式,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
使用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加强平时检查。考试命题注意考察学生的综合与分析能力,实验基本技能,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创造条件。
(7)积极参与国家教育部、省级以及院校教学改革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
近五年来,在教学方面获得省部级以上奖3项,获得校级奖励,发表教学文章45篇和教学教材3部,承担教改项目5项;在科研方面,承担科研课题2项,其中主持的省部级以上项目2项,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