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大学
(全日制)
专业(领域)名称: 园艺信息技术
专业(领域)代码: 0902Z2
培养单位名称(盖章):信息工程学院
塔里木大学研究生处编制
二○一八年三月
一、专业(领域)介绍
信息技术是获取、管理、组织、分析和利用信息(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所涉及各种技术的总称。园艺信息技术专业,是以园艺学为基础,以提升园艺信息化、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为出发点,以该学科科研、应用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培养既具有园艺学科专门知识、亦具有较全面信息化素养的复合、创新型人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物联网技术在农业数据自动化采集与传输中的应用、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应用、虚拟植物可视化与行为仿真、基于3S技术的估产与生长监测应用等。该专业对完善现有园艺学科体系、深化园艺学科综合信息化发展、促进创新性人才培养、提升学科综合实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园艺学和计算机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园艺信息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农村发展,农业教育领域的应用型、创新性人才。
三、主要研究方向
本学科主要研究领域有:农业和信息化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内容:
1. 园艺物联网农业工程应用
立足南疆园艺产业发展需求,将物联网技术与我校园艺学科建设紧密结合,研究园艺信息化过程中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传输/加工/处理等,为数字果园、数字菜园及设施农业建设提供工程技术与应用解决方案。
2. 大数据分析与云计算技术研究与应用
采用大数据分析方法,为解决园艺大数据存储、共享、数据分析和实现智能化应用提供理论、技术与方法支撑;为研究诸如病虫害发生发展智能监测/诊断/预警、果树和蔬菜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等科学研究,提供高性能云计算服务,为科学研究和应用的智能推广提供平台。
3. 仿真与虚拟农业研究与应用
针对林果或蔬菜植物发育、生长特征,采用图形可视化与动力学方法,研究数字化植物在人工外界条件及生产管理措施下的生长变化,为农业生产、科研提供仿真研究手段与方法,加速。
4. 精准园艺3S技术研究与应用
精准农业是数字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有农业生产措施与新近发展的高新技术的有机结合,其核心技术是由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组成的“3S”集成技术。利用“3S”集成技术,研究农作物产量分布监测、土壤成分和性质分布、施肥/播种/喷洒农药技术指导等方面的相关应用,可节约费用、降低成本、达到增加产量提高效益的目的。
四、学制及学分要求
园艺信息技术专业的学位为农学硕士,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生学习年限为3年,最长年限不超过5年。
五、课程设置
总学分要求不低于30学分,其中科研和实践环节不少于4学分。外专业考入本专业方向者可酌情选修本科生课程,但不得超过4.0学分。在导师允许下,研究生可自由选择园艺、生物或计算机专业方向的必修课程作为选修课。跨专业考取或以同等学历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由导师提出意见,决定其是否补修本科专业主干课程,补修成绩以70分为及格,并记入成绩档案,注明“本科”字样,但不记入总学分。
课程成绩按百分制评定,70分为合格,课程学习合格者方可取得相应的学分。
课程设置见附表中: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计划表。
六、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1. 论文选题
应来源于园艺信息技术相关的科技创新、技术革新、推广应用、生产管理等基础研究或应用课题,要有明确的应用价值,论文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园艺信息技术应用问题的能力。
2. 论文形式
学位论文应反映研究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可将研究论文、项目(产品)设计开发、调研报告、案例分析、发明专利、技术标准等作为主要内容,以论文形式表现。综述性论文不作为研究生毕业论文。
3.开题与中期考核:
开题工作一般应于研究生入学后的第二学期未之前完成。开题报告包括:摘要;立论依据(研究问题的由来,与选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选题的目的与意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对象(试验材料)、研究方法(试验方法)、技术路线、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工作基础与已有进展;计划研究进度;预期目标及本研究创新之处;主要参考文献;经费预算;导师意见;选题评议;学院审核等部分。学院组织进行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会,开题报告会由本学科专业3人以上专家组成的评审小组对研究生所做的开题报告进行评审,提出具体的评价和修改意见。
论文中期检查一般至少在开题论证后一学期开始进行。中期检查的主要内容为:论文工作完成进度;已取得的研究内容及结果;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论文按时完成的可能性。中期检查的具体要求按照《塔里木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执行。
4. 论文撰写
论文是研究生科学研究能力与研究结果、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的全面总结,是
反映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是申请和授予学位的基本依据。学位论文撰写的具体要求见《塔里木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写作规范》。
学位(毕业)论文原则上要求用中文撰写。
5. 评审与答辩
硕士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在学位论文答辩前要求至少在核心期刊(以北大核心为准,含塔里木大学学报)上发表与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内容相关的论文至少1 篇(塔里木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研究生为第一作者)。
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考查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园艺信息技术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查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
学位论文应至少有2名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专家组成,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有相关行业具有高级职称(或相当水平)的专家,导师不得担任本人指导研究生的答辩委员会委员。
七、学位授予
根据《塔里木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必修环节并合格,通过论文答辩者,则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参照《塔里木大学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准予毕业的研究生,经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后方可授予硕士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学院分委员会主席或主管院长签字: 学院公章:
日 期:
附表: 园艺信息技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计划表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中文/英文) |
学时 |
学分 |
考核形式 |
开课 学期 |
适用研究方向 |
课程要求 |
学 位 课 |
公共 基础 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笔试 |
1 |
所有 |
必修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 |
笔试 |
2 |
所有 |
第一外语—英语(基础外语) |
60 |
3 |
笔试 |
1-2 |
所有 |
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新战略 |
32 |
2 |
笔试 |
2 |
所有 |
学位 基础课 |
多元统计分析 |
32+ 16(实) |
3 |
上机考试 |
2 |
所有 |
必修 |
算法设计与分析 |
32+ 16(实) |
3 |
上机考试 |
1 |
所有 |
设施园艺工程技术 |
32 |
2 |
笔试 |
2 |
所有 |
学位 专业 课 |
园艺学进展 |
32 |
2 |
提交报告 |
1 |
所有 |
必修 |
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应用 |
24+16(实) |
2 |
提交报告 |
1 |
所有 |
非 学 位 课 |
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 |
文献检索与科技写作 |
32 |
2 |
提交报告 |
1 |
所有 |
必修 |
现代农业信息技术 |
32 |
2 |
提交报告 |
1 |
所有 |
学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专业选修课 |
专业外语 |
32 |
2 |
笔试 |
1 |
所有 |
数字图象处理与分析 |
32 |
2 |
提交报告 |
1 |
所有 |
高级植物营养学 |
32 |
2 |
提交报告 |
2 |
所有 |
分子生物学基础 |
32 |
2 |
提交报告 |
2 |
所有 |
农业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
32 |
2 |
提交报告 |
2 |
所有 |
Python语言及其应用 |
32 |
2 |
闭卷 |
2 |
所有 |
生物信息学基础 |
32 |
2 |
提交报告 |
1或2 |
所有 |
|
|
高级数据库技术 |
32 |
2 |
设计 |
2 |
|
|
学位必修环节 |
实验、实践等 |
专业实践 |
6个月 |
2 |
提交报告 |
1或2 |
所有 |
必修 4学分 |
学术报告 |
10 |
1 |
以表格形式提交 |
1或2 |
所有 |
文献阅读 |
10 |
1 |
提交报告 |
1或2 |
所有 |
补修课程 |
无 |
果树或蔬菜栽培学 |
48 |
|
|
|
|
跨一级学科必需补修2-3门本科主干课程 |
软件工程 |
48 |
|
|
|
|
Java程序设计语言 |
48 |
|
|
|
|